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如图所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manfen5.com 满分网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manfen5.com 满分网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manfen5.com 满分网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 【解析】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此选项正确.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此选项正确.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此选项正确.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Fe和Cu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含Cu
C.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可能含Fe
D.溶液中可能含有FeCl3,固体可能含Cu
查看答案
下列除杂的实验操作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O2(CO2)           加足量熟石灰、洗涤
B.NaOH溶液(石灰水) 加适量纯碱溶液、过滤
C.CuO(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 )
液体A气体B
ANaOH溶液CO2
BNaOH溶液O2
C浓硫酸NH3
D稀硫酸CH4

manfen5.com 满分网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火炬的外壳主要采用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制造,燃烧系统内装环保型气体燃料--丙烷(C3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铝合金制作的火炬质量轻、不易腐蚀
B.铝合金硬度小、不易导热
C.丙烷分子中C、H电子数之比为3:8
D.丙烷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
查看答案
Mg和MgO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取它们的混合物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反应,则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为( )
A.10克
B.12克
C.28克
D.6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