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要大胆设计创新,也要及时发现实验中的异常. (1)某同学在学完...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要大胆设计创新,也要及时发现实验中的异常.
(1)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①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______
②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假设③:溶质为______
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     论
假设③成立
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①根据氢氧化钠的吸水性考虑;②根据碱能使酚酞变红;③根据环境污染考虑;(2)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方法考虑,根据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考虑; 【解析】 (1)①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氨水中的水分; ②由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C出,遇到酚酞试液,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③由于该实验是在密封容器中进行的,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情况;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过量的情况,再一种假设就是盐酸过量,所以溶质是NaCl、CaCl2、HCl; 验证盐酸的存在可以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如果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即猜想③正确.由于盐酸过量,所以反应后的溶质不仅是生成物中的氯化钠、氯化钙还有过量的盐酸. 故答案为:(1)①吸收氨水中的水;②C处变红;③不污染环境;(2)NaCl、CaCl2、HCl;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向试管内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假设③成立 盐酸过量,生成物中不能存在碱溶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manfen5.com 满分网
(1)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______,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2)实验中观察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现象,这是因为产物中含有______的原因.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NH3↑+H2O+CO2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用D或E装置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4)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
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
 CaCl2NaClMgCl2AlCl3   
反思:①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共同的H+,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共同的OH-,因此碱溶液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据此分析上述盐溶液是否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2)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右图.
验证:请写出下列有盐生成的部分化学方程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用稀硫酸除铁锈______
②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③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3)甲同学在整理碳酸盐知识时,探究实验室用碳酸钙粉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制取CO2的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室通常使用下列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此装置不适合用碳酸钙粉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作反应物的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设计: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用量来得到平稳的CO2气流的目的.因此,用碳酸盐粉末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______(填仪器编号)组装.
(4)向16.8g碳酸氢钠粉末中,缓缓加入100g稀盐酸,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和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在答卷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甲为固态化石燃料;已为密度最小的气体;戊为银白色金属;Y是空气中主要成分之一.乙、丙、丁和X均为化合物;甲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是较为清洁的气体燃料,俗称“水煤气”.
(1)甲含有的主要元素符号______;Y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丙→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Fe+3CO2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9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1)水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2)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作为青少年,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3)①监测某工厂排放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    进行测定.
②当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后,为防止疫情常需要对当地水源进行消毒.某防疫站需要配制0.5%的某消毒溶液,分发给防疫小分队,消毒液配制的主要步骤有   
(4)水是常用的溶剂,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教科书中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
[查阅资料]
20℃NaClNaOHNH4NO3
溶解度(g)36109192
[方案设计]①甲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1g上述三种固体,各注入5mL水振荡后,测出配制溶液的温度.
②乙同学在三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3.6gNaCl、10.9gNaOH、19.2gNH4NO3,再各注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测量所得溶液的温度.然后,用第四只烧杯取10mL水,并测出水的温度与三种溶液温度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讨论]你实验时将会选择    方案.你的理由是(只需答出一点)   
[实验反思]丙同学在实验完成后,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道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立即产生刺激性气体,导致丙同学双眼泪水直流.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