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该白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1)为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该同学又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他得出白色粉末中还存在氢氧化钠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Ⅰ)是实验室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P
2O
5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里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制取气体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的装置序号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利用上图中的发生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
2O+O
2↑(或Zn+H
2SO
4=ZnSO
4+H
2↑)
查看答案
通常情况下,平均每人每天需要消耗氧气约0.9kg,呼出二氧化碳约1.0kg.在1.0kg的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质量约0.73kg.假设人体吸入的氧气只用于糖类[以淀粉为例,化学式为(C
5H
10O
5)
n]和油脂[以油酸甘油酯为例,化学式为C
57H
104O
6]的完全氧化.根据糖类和油脂的分子构成,解释消耗氧气的质量大于呼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的原因.
查看答案
根据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并解释原因.
①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t
1℃时,X与Z的溶解度相等;
③Z中含有少量X时,可用冷却Z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Z;
④t
3℃时,X、Y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⑤t
2℃时,X、Y、Z三种物质各10g,分别加水至恰好溶解,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最大的是Y.
查看答案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化学反应发生,有时我们希望反应快一些进行,但有时也希望反应慢一些进行.
(1)铁质菜刀容易生锈,为减缓菜刀锈蚀,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
(2)铁制品所处的环境不同,生锈速率可能不同.影响铁质品生锈速率有多种因素.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种因素.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