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气分子的是( ) A.氧化镁 B.空气 C.水 D.氯酸钾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气分子的是( )
A.氧化镁
B.空气
C.水
D.氯酸钾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用电热壶烧水
查看答案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要配置150kg1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取出50g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此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只剩下100kg,要使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恢复到(1)中的状态,计算需要加入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
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IJOH)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2LiOH+CO
2=Li
2CO
3+H
2O.若过滤网内含有氢氧化锂96g,计算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看答案
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操作二的名称是______.
(2)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Ca(OH)
2、Na
2CO
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
2CO
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
2溶液呈中性.
[猜想]
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
2CO
3; ③NaOH和Na
2CO
3;④Ca(OH)
2和______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
2CO
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
2CO
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做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猜想③正确 |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其实验目的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
2CO
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1)若甲试管装入碳酸钠,乙试管装入紫色石蕊试液,丙中加入稀硫酸,打开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液体,同时打开止水夹.乙试管中的现象为
.立即关闭止水夹,看到
(填甲乙)中液面上升.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乙中装入饱和的石灰水,丙中液体加入到甲中后,石灰水变浑浊.则甲、丙中的物质可能为
(填与(1)中不同的物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