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B.用“干冰”冷...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B.用“干冰”冷藏食物
C.用霉变的花生压榨花生油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开始,我省17地市将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废弃塑料购物袋属于(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质
B.光合作用
C.海水晒盐
D.白磷燃烧
查看答案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克.
(3)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H
2O+O
2↑
查看答案
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
2CO
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
2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甲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丙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溶液 | | 猜想成立 |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现象和推理均正确,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甲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