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
2CO
3溶液;猜想Ⅲ:Na
2SO
4溶液;猜想Ⅳ: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操作 | |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 |
实验结论 | 猜想Ⅱ正确 |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
.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②用A或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E、F均可用于收集氧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m”或“n”).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
2气体产生,某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回答:
①图2中瓶Ⅱ的作用是
.
②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使装置Ⅰ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
.
查看答案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
60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
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
;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
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
查看答案
金属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根据金属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冶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硬币制造设计到的金属有:Fe、Cu、Al、Ni(镍)等.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
2SO
4═NiSO
4+H
2↑ Fe+NiCl
2═Ni+FeCl
2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Fe、Cu、Al、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合表示).
(4)据报道,金属材料因锈蚀而报废相当于世界年产量的
左右.铁生锈的条件是
;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
.
查看答案
能源、环境、材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①电解水试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试验时若正极产生6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
ml,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②生活中常用
来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制造塑料瓶的材料属于
材料.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
.
(2)化石燃料是有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请你例举一种清洁能源
.
查看答案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氢元素
;②两个氢分子
;③铜原子
;④铵根离子
.
(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
.
(3)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②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