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将B从溶...

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A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只能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2℃时组成相当于在M点的C与水的混合物降温到T1℃,可得到C的不饱和溶液
A、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A和B都会析出晶体,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但C物质不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T1℃时B的溶解度>T1℃时A的溶解度>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C; C、M点为T2℃时A的不饱和溶液,N点为T2℃时A的饱和溶液,所以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和增加溶质的方法使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 D、因为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比M点溶质质量大,所以T2℃时组成相当于在M点的C与水的混合物降温到T1℃,C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 A、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A正确;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C,故B不正确;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除了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C不正确; D、因为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比M点溶质质量大,所以T2℃时组成相当于在M点的C与水的混合物降温到T1℃,C为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四组溶液,仅用酚酞及组内物质间的反应,就可以进行鉴别的组别是( )
A.NaCl、NaOH、H2SO4
B.CuSO4、NaOH、KOH
C.Na2CO3、NaCl、HNO3
D.MgCl2、NaNO3、KNO3
查看答案
在物质混合、反应后,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后,“1+1≠2”的是( )
A.1g酒精和1g水混合后的总质量
B.1g金属铁和1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C.1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食盐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D.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
同学们,你喜欢嚼口香糖吗?其实木糖醇(C5H12O5)就是一种广泛用于口香糖中防龋齿的物质.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该物质每个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C.该物质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5:12:5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2:5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中,均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氧气、氯化钠、水
B.铁、金刚石、氦气
C.干冰、氦气、氯化钠
D.氮气、氢气、水银
查看答案
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2.2g Fe2O3,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
A.2.4g
B.2.2g
C.3.2g
D.3.6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