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除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之外,还可能含有Ca(OH)2______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a.仪器D、E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若要检查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双孔塞上导气管与橡皮塞接触的地方(即上图装置中C处)是否漏气,应在装药品之______(填“前”或“后”)检查,请写出检查C处是否漏气的方法:______
b.步骤①所加的酸溶液是______;请写出水垢中难溶性物质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c.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
d.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_
【提出猜想】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对水垢的成分进行猜想; 【设计方案】(1)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判断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存在所加入的试剂; (2)a.识别装置中常用仪器,并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b.根据实验目的,判断装置中所加入的药品,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根据装置内所盛放的药品,判断装置的作用; d.通过计算,分析出现质量偏大的可能原因; 【实验结论】根据探究实验,分析水垢的组成. 【解析】 【提出猜想】碳酸镁微溶于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镁; 故答案为:MgCO3; 【设计方案】(1)由溶解性表,要检查氢氧化钙是否存在,可利用向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的方法,观察反应没有出现沉淀判断氢氧化钙的不存在; 故答案为:Na2CO3溶液; (2)a.仪器D为添加液体药品的分液漏斗;而装置E用作反应容器的锥形瓶;在向装置中加入药品进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主要是出现仪器连接处,因此,可在装置连接处滴少量水,用热毛巾对锥形瓶内气体升温,若装置C处没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前;在C处导气管周围滴少量水,关闭B活塞和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左边橡皮管用弹簧夹夹紧,用热毛巾捂锥形瓶,若C处有气泡冒出,说明C处漏气,若C处没有气泡冒出,说明C处不漏气; b.由于水垢中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造成反应中止,因此在选择酸时不能选择稀硫酸;盐酸与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稀盐酸;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CO2↑+H2O; c.装置II中盛放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整个装置中起到吸收混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的作用;装置I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空气二氧化碳防止对后面测定的影响; 故答案为:吸收CO2中的水;除去空气中的CO2; d.设5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0g                  x 100:44=50g:x 解之得 x=22g 而根据反应记录图,水垢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22g;根据碳酸钙、碳酸镁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关系:等质量的碳酸镁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质量大于碳酸钙,因此,水垢中应含有碳酸镁; 故答案为:如果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为24g,大于了22g,故一定含有50g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大于22g的MgCO3;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根据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判断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故水垢中含有Mg(OH)2、CaCO3、MgCO3三种物质; 故答案为:Mg(OH)2、CaCO3、MgCO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_____;氯化钠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请写出两项加快氯化钠固体溶解速度的措施:____________;如果仪器a中有少量水,就直接倒入氯化钠固体进行溶解,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小原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原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原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g;
(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______;取少量所配制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滴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为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A、C是氧化物,B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Na2SO4溶液,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H是浅绿色溶液.
(1)A和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D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反应类型).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乙反应:Fe2O3+3H2manfen5.com 满分网2Fe+3H2O;
②B与丙反应: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试管②中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当它们由室温升到80℃时,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而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丙物质析出.请你据此现象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室温时,    (选填“烧杯”、“试管①”或“试管②”)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上图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b或c,下同),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3)若乙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甲物质,可采取的提纯方法是    (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若将试管①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从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    g;
(5)在温度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查看答案
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 g含有
营养成分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C
7.6 g7.8 g7.4 g18 mg201 mg18.2 mg30.8 mg8.1 mg
①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    ;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    ;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   
(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
则羊毛、棉花的编号分别为    查看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是丙烷,丙烷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丙烷的化学式是   
(2)一个丙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
(3)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甲烷、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戊烷(C5H12)…、n烷(CnHy)等分子结
构相似的一类有机物,统称为“烷烃”.在CnHy中y=    (用含n的代数式表达).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