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4.68
反应后质量/g4.45.4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上述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通过计算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X的组成、质量和化学式; 经计算知X是一氧化碳,说明乙醇没有充分燃烧,增加氧气的量有助于乙醇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 【解析】 由于乙醇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质量增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该反应中,乙醇和氧气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 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 4.6g乙醇中碳、氢、氧三元素的质量分别是2.4g、0.6g、1.6g; 4.4g二氧化碳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是1.2g、3.2g; 5.4g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6g、4.8g. 因此反应物中共有2.4g碳元素、0.6g氢元素、9.6g氧元素, 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有1.2g碳元素、0.6g氢元素、8g氧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1.2g碳元素和1.6g氧元素进入了生成物X中, 说明生成物X由碳、氧两元素组成,X中不含氢元素,其质量为1.2g+1.6g=2.8g,所以m的值为2.8. 由于X在反应前的质量为0,反应后的质量为2.8g, 说明X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有变化,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所以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任何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设X的化学式为CxOy,则12x:16y=1.2g:1.6g,解得x:y=1:1,即X的化学式为CO. 由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说明乙醇燃烧不充分,增加氧气的量,有助于乙醇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 故选A、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括号内是所用的药品或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铁丝、银丝、硝酸铜溶液)
B.鉴别固体:氯化铵、硝酸铵(加入熟石灰,研磨)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水,溶解,过滤)
查看答案
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B.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便于散热
C.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查看答案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B.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C.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D.合成纤维、塑料、合金等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铜丝等材料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B.用自制净水器把浑浊的河水变为纯净水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D.用纯碱溶液浸泡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某化学反应可以用X+Y=M+R表示,若M和R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