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杭州一大货车载电石狂奔燃烧 火...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杭州一大货车载电石狂奔燃烧 火龙震撼 仿佛好莱坞大片》某日凌晨2点50分左右,一辆满载20吨电石的挂车,在杭州滨江区江南大道信诚路口燃起熊熊大火,黑烟如蘑菇升空,不时发出“嘭嘭”爆炸声.让电石起火的是雨水,电石遇水燃烧爆炸.而雨一直下,燃烧现场一直无法处理.从火灾发生到初步控制住,一共用掉4吨干粉.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是由生石灰和焦炭在电炉中加热到2000℃生成.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就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气体乙炔和一白色固体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水不能灭这个火,水在其中的角色是助燃!电石起火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用磷酸盐干粉、干黄沙和水泥进行覆盖、隔离扑灭.但因为现场雨下得很大,这三种物质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只能就近让它烧光.
针对以上新闻内容,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交流】
(1)关于电石引起的燃烧,需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分别为:①需要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______.文中画线处灭火方法所对应的原理为:______
(2)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对电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进行了三种猜想,猜想A:氧化钙;猜想B:氢氧化钙;猜想C:是碳酸钙,同学们经过分析将猜想排除,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该固体物质:
方法现象结论
往样品中滴加稀盐酸______猜想______不正确
____________猜想B正确
(3)同学们对于可燃气体乙炔很感兴趣,想通过设计实验来得出乙炔的化学式
查阅资料:
已知乙炔是一可燃性气体,由碳氢元素组成,一个乙炔分子中共有四个原子构成.
实验设计:
将一定量的乙炔气体与足量氧气混合在一密闭容器内将其引燃.生成的混合气体缓缓通过以下吸收装置.manfen5.com 满分网
交流讨论:
由于涉及了两套吸收装置,实验小组的两位同学对于上述实验装置A和装置B的选用发生了争执,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选定了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
装置①125.3127.1
装置②78.287.0
Ⅰ.试通过计算,判断乙炔的化学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Ⅱ.请写出电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知,从画线部分的信息(磷酸盐干粉、干黄沙和水泥进行覆盖、隔离扑灭)可知,灭火原理是隔绝可燃物和外界的接触. (2)根据物质的性质即可判断,比如碱遇酚酞变红. (3)根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和浓硫酸吸收水可知. 解; (1)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根据题干信息(用磷酸盐干粉、干黄沙和水泥进行覆盖、隔离扑灭)可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可燃物和外界隔离,故答案为:原理为隔绝可燃物与氧气(及水)的接触. (2)根据生活常识可知,猜想A:氧化钙是不可能的,因为氧化钙和水可以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猜想C:碳酸钙也错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有气体生成;氢氧化钙是碱性的,与酚酞颜色变红.故答案为: 方法 现象 结论 往样品中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C不正确 往样品中加入酚酞 溶液颜色变红 猜想B正确 (3)如果选A,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增重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但是也会带一部分水进入浓硫酸,所以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就不再全部是燃烧的产物水.故答案为:B   水的质量:127.1-125.3═1.8;∴氢元素的质量:1.8×═0.2 二氧化碳的质量:87-78.2═8.8;∴碳元素的质量:8.8×═2.4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100% 设化学式中氢原子个数是X,则碳原子个数是4-X; 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解得:X=2 故答案为:乙炔的化学式 C2H2  Ⅱ.由题目信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电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杨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①和②可以作为参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检验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提供药品为:白色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澄清石灰水、水、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实验考核现场的场景:请帮助解决他们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甲同学猜测该白色固体属于铵盐,请写出他的检验方法______
乙同学猜测该白色固体属于碳酸盐.开始实验时,首先便是连接仪器后利用手捂法检验装置气密性.但是发现导管浸没在水中较长时间后导管口无气泡冒出,他判断该装置气密性有问题,向监考老师提出.老师走过来看到此时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试管连接着的导管口有倒吸进入的水,且水柱液面不下降,于是告知该学生,装置气密性是好的.该学生反驳说将导管放入水中后一直未见气泡冒出,肯定有问题.老师指出该学生的一个操作上的问题:“你在检验气密性时先______,后______,所以导致了这样的现象.但是根据导管内倒吸进入的水面不下降我们还是可以判断该装置气密性没问题.”该同学恍然大悟.
丙同学在进行实验前检查桌面,发现有未擦干的液体残留于桌面上(液体为前一组同学不小心将某一试剂瓶打翻,未完全处理干净所致),当进行鉴定铵根离子的实验时,发现在试管口与桌面残留液体间产生“烟雾缭绕”的现象.请你判断该现象产生的是______(填“白烟”或“白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提示:该现象产生原因与所选用的药品有关)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利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称取大理石12g与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未加药品前整个空装置的质量为150g,反应前将药品装入后装置质量为256.4g,反应后装置质量减少为252g.
(1)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仪器的时候,发现两种从未见过的仪器:具支试管和三口烧瓶,如图所示:具支试管,三口烧瓶
manfen5.com 满分网
(1)你认为以下实验装置中的反应容器能用具支试管代替的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2)若用C作反应容器,则可用于______(填序号)
A.高锰酸钾制氧气       B.实验室制氢气
C.干燥二氧化碳         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3)小明利用三口烧瓶设计了一个分离CO和CO2的装置,如图所示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从______(填“左”或“右”)导管通入,烧瓶中装入足量的______,其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待气体全部通过后,重新准备好收集装置,再打开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液体为______,此时发生的化学变化的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整个过程中无沉淀产生 )
查看答案
已知活动性比镁强的金属形成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得到相应的碱,而活动性弱于镁的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如CaO+H2O═Ca(OH)2,而CuO不与H2O反应得到Cu(OH)2.但不活泼金属对应的碱能在高温下分解得到相应氧化物与水,而活泼金属形成的可溶性碱则没有相似变化.如Cu(OH)2manfen5.com 满分网CuO+H2O,而Ca(OH)2则不反应得CaO和H2O.而氧化镁可一定条件才能与水反应得相应的碱,如与沸水反应.图中每种物质由英文字母与数字组合表示:英文字母相同表示为同一类物质,数字相同则表示含有某一种相同元素,“→”表示物质转化,图中并未表示出所有物质.
(1)已知A3转变为B3的反应比较复杂,需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才能反应,C2的固体常可用于干燥剂,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1______B2______
(2)C2转变为C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3反应得B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Fe2O3+3H2O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