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总结
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能分解产生大量氧气,这是课本实验,容易解答; (2)设计化学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从题中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起对照作用,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可证明双氧水能分解产生氧气,而二氧化锰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3)属于实验反思部分,结合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即可作出解答. 【解析】 (1)实验一:双氧水在没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是放出氧气速度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实验二: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能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能产生气体;实验三由实验结论可确定实验操作为: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照; (3)两次称量的目的是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有无变化,要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只要简单设计实验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即可. 故答案为:(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对比(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1分),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丽同学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你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
(1)将两只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木炭和红磷;
(2)分别用酒精灯点燃木炭和红磷,将燃烧匙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胶塞;红磷燃烧观察到有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P2O5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
经常对所学的化学反应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快捷的记住常见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中A,B,C,D都是我们初三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反应关系可以利用右图进行整理.
(1)若A,B,C,D均为单质,且B,C,D都能分别和A发生反应,其中C是最理想的燃料,D为黑色固体,B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则C为______(填化学式).并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Fe3O4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化学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影响,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
(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的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______.到了三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植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______
(2)随着人类对燃烧的认识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CO2+4H2O+N2 查看答案
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M点表示______,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t1℃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这时从上述溶液中取出20克,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向其中再加水______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4)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恰好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
(5)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