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写出一条即...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写出一条即可).
(2)从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的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3)若使t℃时的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如:在t℃时,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在高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②判断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如: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若想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晶体,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若想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晶体,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③判断如何改变温度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使t℃时的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解析】 (1)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①在t℃时,A、B的溶解度相等;②在高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③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④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等,故答案为:在t℃时,A、B的溶解度相等(合理即可) (2)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故答案为:蒸发溶剂 (3)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若使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答案为:增加溶剂(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食盐和味精是厨房里常用的两种调味品,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更强呢?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甲和乙中分别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热水,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味精各20克,把食盐倒入甲烧杯的冷水中,把味精倒入乙烧杯的热水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食盐还有剩余,乙烧杯中味精全部溶解.
③结论: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2)实际上平时使用的味精,无论是晶体状还是粉末状的都含有少量的食盐,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会变咸的.如在实验室里要把味精提炼的更纯些,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过滤法”或“结晶法”)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4)蒸发、结晶操作中应使用    查看答案
小娇同学准备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应先用天平称量    g氯化钠放在烧杯中,再用规格为    量筒(从1OOmL、5OmL、2OmL申选择)量取    mL水(水的密度为lg/mL),倒入烧杯中搅拌,即可得到所需溶液. 查看答案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
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关于木糖醇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30℃时溶解度是70克
B.60℃时溶解度是70克
C.溶解度不受温度影响
D.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