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时,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

20℃时,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该物质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
10212
10313
10413.6
105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饱和溶液溶有3.6g该物质
C.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利用数据表中四次实验溶剂、所加入物质及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对物质溶解情况的分析,判断对溶液叙述的正误,并选出正确的传述. 【解析】 A、对比②③的实验数据,加入4g该物质时所得溶液为13.6g大于实验②的13g溶液,说明10g水溶解3g该物质时并未达到饱和状态;故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B、根据实验③所得数据,20℃时10g水溶解13.6g-10g=3.6g该物质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即20℃时13.6g该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3.6g该物质;故20℃时10g饱和溶液溶有3.6g该物质的叙述是错误的; C、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水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根据实验③所得数据可知,20℃时10g水溶解3.6g该物质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100g=36g;故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的叙述正确; D、由实验①所得数据,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6.7%;故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
将棉布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70体积酒精和30体积水混合而成)中,待均匀湿透后用镊子夹住两角取出,展开并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水和酒精蒸发吸热使手帕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D.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bcadef
B.abcdef
C.bcadfe
D.abcdfe
查看答案
手电筒中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H4Cl+2MnO2═ZnCl2+2NH3+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MnO
B.Mn2O3
C.Mn3O4
D.HMnO4
查看答案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