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粉末中铁、铜的存在.
资料在线: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
(2Al+2H2O+2NaOH=2NaAlO2+3H2↑),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烧杯、大试管、量筒、滴管、燃烧匙、药匙、磁铁;稀硫酸、稀盐酸、
Na0H溶液、氨水.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Ⅰ、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不用化学试剂,证明金属铁的存在可用______
(2)基于假设2,将混合金属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基于假设3,请你完成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说明仪器和试剂)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许粉末放入大试管中,再用滴管滴加______,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清液得到固体.固体粉末______
并有______
仅除去铝
再往大试管中加______,充分反应.固体______
溶液______
证明含有铁
将大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水,多次洗涤剩余固体剩余固体呈紫红色证明含有铜
Ⅲ、已知该金属粉末的组成为铝和铁、铝和铜两种情况.
(1)为测定混合金属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将5.6g的金属粉末中加入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a g氢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当粉末为Al、Fe时,a可能为0.2g
B.当粉末为Al、Cu时,反应完全后,生成物的溶液里一定含有Al2(SO43和CuSO4
C.当粉末为Al、Cu时,若a为0.3g,则该种粉末中含铝的质量分数小于50%
D.当粉末为Al、Fe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
(2)若5.6g粉末为铝和铜,加入97.6g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3g,求所得Al2(SO43溶液质量分数(Al2(SO43相对分子质量为342,要求有计算过程.
Ⅰ、提出假设:根据粉末的可能组成,对粉末进行合理的猜想;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铁能被磁铁吸引,且该过程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方法分离混合物; (2)根据金属铝与铜活动性的差别,推断与稀盐酸混合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表格中实验结论,获取进行检验的实验顺序,利用铝、铁的性质,选择试剂完成实验操作,并根据操作推断实验现象; III、(1)根据粉末的可能组成中的金属的性质,利用实验数据对可能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 (2)由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而由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根据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后生成硫酸铝的质量,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反应后溶液量,即可求出所得Al2(SO4)3溶液质量分数. 【解析】 Ⅰ、提出假设:粉末中可能含有铁和铜,因此粉末的组成有三种可能,即除铝外只含铁、只含铜、或既含铁又含铜;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用磁铁对金属粉末进行吸引,观察到有粉末被吸引,说明粉末中含有铁粉; (2)取粉末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剩余,说明粉末中含有铜粉; (3)利用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特点,首先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粉末中的铝粉,可观察到粉末部分溶解且放出气体,排除对铁粉检验时的干扰;然后利用锪能与酸发生反应而铜不能的性质,向滤渣中加入足量或是过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可观察到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同时溶液变成浅绿色; III、(1)根据同样质量的铁粉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小于铝,所消耗硫酸的质量也小于铝,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 A、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若5.6g粉末全部为铁即可放出0.2g氢气,因此可判断当粉末为Al、Fe时,a一定大于0.2g;故A不正确; B、由于铜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当粉末为Al、Cu时,反应完全后,生成物的溶液里一定只含有Al2(SO4)3而不含CuSO4;故B不正确; C、当粉末为Al、Cu时,若a为0.3g,可计算5.6g粉末含有铝的质量=0.3g÷=2.7g,因此该种粉末中含铝的质量分数小于50%;故C正确; D、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6g铁粉完全反应即需要消耗9.8g硫酸,此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100%=9.8%,因此当粉末为Al、Fe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故D正确; (2)设铝的质量为x,Al2(SO4)3的质量为y. 2Al+3H2SO4=Al2(SO4)3+3H2↑ 54           342       6 x             y       0.3g == x=2.7g,y=17.1g 所得Al2(SO4)3溶液质量分数=×100%=17.1% 答:所得Al2(SO4)3溶液质量分数为17.1%. 故答案为: Ⅰ、Cu(或铜)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用磁铁吸引金属粉末,有粉末被吸附,证明含有铁 (2)有气泡生成,剩余部分固体;2Al+6HCl═2AlCl3+3H2↑ (3)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说明仪器和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   足量(或过量)的NaOH溶液 部分溶解 气泡放出     足量(或过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 部分溶解,气泡放出 呈浅绿色   Ⅲ、(1)CD;(2)17.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军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制取CO2的实验探究,经检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用胶头滴管滴入稀盐酸,此时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从装置B的右端可观察到管内红墨水液面最终升至M处.若用同一装置,只将块状碳酸钙改用成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重复上次实验,发现装置B右端的红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终也停留在M处.根据装置B的实验现象,你从中得到的结论是:(至少写两条).
   
   
(3)将装置B的管内红墨水改为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加入该液体的目的是    ;甲装置中如果不放水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分别写出实验仪器①和②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    装置(填序号),请你根据所选用的装置,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    装置(填序号),请你说出选用该装置的理由    查看答案
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X的值是    ,M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下列微粒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manfen5.com 满分网
(3)已知第(2)题中B的元素符号为“F”,则M元素与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小塑料袋,环保大问题.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难降解,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
B.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能有效减少污染
C.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 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
(2)暑假中的某一天,小明和妈妈到某大型超市购物.发现超市提供的新塑料包装袋与以前的有所不同:①新塑料袋上印有塑料种类和回收标志;②新塑料袋更厚也更结实;③新塑料袋有偿提供.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小刚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了塑料袋的废弃,减轻了“白色污染”:①便于分类回收;②不容易破损,可重复使用;③从节约开支的角度,促使人们少用塑料袋;你认为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用序号填空).在生活中可用     来代替塑料包装袋盛装物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