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只用氯化钡溶液和简单的仪器装置,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1)分别取两种溶液于...

只用氯化钡溶液和简单的仪器装置,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1)分别取两种溶液于试管,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
(2)下面还要进行怎能样的操作,才能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写出鉴别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1)稀硫酸和碳酸钠都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先分离再检验; (2)根据碳酸钡虽然不溶于水,但是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以用两种溶液与两种固体反应,能产生气泡的是硫酸. 【解析】 (1)(2)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溶于酸,故可以据此来区分这两种物质,我们可以得到这两种白色沉淀,常用的方法就是过滤,然后利用碳酸钡可以溶于酸这一性质,用硫酸来鉴别,当把两种溶液分别滴入两种白色固体上面时,能产生气泡的说明是硫酸,反之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 ①分别取两种溶液于试管,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分别过滤,得到两种白色固体和两种溶液. ②将所得固体物质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若取溶液甲滴入两支试管,观察到一支试管中产生无色气体,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证明甲是稀硫酸,乙是碳酸钠;若取甲溶液滴入两支试管,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证明甲是碳酸钠溶液,乙是稀硫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若H2SO4、Na2SO4、Na2CO3、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表中.试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既实验进行到该步所作出的某物质肯定存在、否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判断),再综合推断所取出的2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步推断
(1)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
无其他明显现象混合溶液肯定不是下列组合
______
(2)用pH 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结果:pH=2______
(3)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______
(4)向上述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 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按图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Ⅰ的质量(设为m1);③准确称量纯碱样品的质量(设为n),放入广口瓶B内;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往试管A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量干燥管Ⅰ的质量(设为m2).试回答:
(1)实验操作④、⑤都要缓缓鼓地进行,其理由是    ,如果这两步操作太快,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A中的试剂X应选用    ,其作用是   
(3)置C的作用是    ;干燥管Ⅱ的作用是   
(4)置A与B之间的弹簧夹在第    项操作前必须打开,在第    项操作用其以前必须夹紧.
(5)根据此实验,写出计算纯碱样品纯度的公式:    查看答案
自然界的矿物中有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重晶石和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部分流程如下(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
manfen5.com 满分网
按要求填空:
(1)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化合价降低了?   
(2)写出步骤②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   
(3)出利用溶液A中的溶质主要原料制取BaSO4的化学方程式:   
(4)有同学指出,上述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将方法加以改进,请你提出改进意见,使该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得纯净BaSO4,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处理胶片后的废液中含有Zn2+、Fe2+、Ag+三种金属离子,要采用经济简便的方法从中回收银,可采取的实验步骤是:
查看答案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K+、Cu2+、Cl-、OH-、NO3-、CO32-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