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
A、根据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 A、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不点燃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常温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约占70%、氧气占20%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不需要氮气
B.飞船内应充满纯净的氧气,这样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人造空气”是化合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查看答案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查看答案
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
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二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______,另一个是______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加入物质SO2+水
a.无现象 
b.镁条或锌粒无现象 
c.无现象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③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____________作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
④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
有一瓶气体,它由H2、CO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
②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用化学式回答问题:
(1)气体中一定没有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②    ,③    ,④    ,⑤    ,⑥    查看答案
(1)溶解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使用托盘天平时砝码应放在托盘______边,易潮解的药品须放在______里称量.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______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