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则收集NO气体应采用(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析】 由资料提示,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分析得,一氧化氮不可用排气法收集只能选用排水法. A、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故A不正确; B、由资料提示,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正确;故B正确; C、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排空气法;故C不正确; D、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B.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
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所以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严重污染的是( )
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③水力发电;④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⑤使用无磷洗衣粉.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⑤
D.只有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约占70%、氧气占20%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不需要氮气
B.飞船内应充满纯净的氧气,这样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人造空气”是化合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查看答案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