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①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①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防入试管内,塞上带导管的塞子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给试管加热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其中操作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③②①④⑥⑤
D.②①③④⑤⑥
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 实验室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③④⑥⑤.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生锈,蒸气锅炉爆炸
B.高粱酿酒,白磷自燃
C.玻璃破碎,酒精蒸发
D.金属导电,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图示信息请你回答:
(1)“VC”中含有______种元素.
(2)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______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表明“VC”受热时易被破坏,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______
(3)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则每天至少服用______次;
②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则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经研究发现其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化学式为C30H50)有抗癌作用.
试计算:
(1)角鲨烯(化学式为C30H5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角鲨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角鲨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查阅资料: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manfen5.com 满分网有机物+氧气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气manfen5.com 满分网二氧化碳+水+能量
(4)实验:
操作步骤简答
①将各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剂,C中放入绿色植物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
②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④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⑤D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结论与讨论
①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