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1)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
(2)写出丁生成丙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对于物质微观构成的了解,有助于对物质性质、用途的认识。
(1)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①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②属于单质的_________,③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
②用抹布擦过的黑板,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___________
③一定量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时,体积变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④电解水实验的微观实质: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的数值为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分类由_____决定。
某工业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向12.0g样品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待二氧化碳气体不再放出后,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3.1g氯化钠固体。试计算工业碳酸钠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航天工业上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宇航服表面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LiOH + CO2 = Li2CO3 +H2O。试计算要除去66 g 二氧化碳所需LiOH的质量。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1)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经初步分析得知,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黑色粉末B的成分是一种或两种单质。上述转化关系中,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含有 。
【实验探究】
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Ⅰ澄清石灰水 Ⅱ浓硫酸 Ⅲ氧化铜粉末
上述实验装置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Ⅰ的作用是 ,装置Ⅲ的作用是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后,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是 。
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二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物理方法 |
|
|
假设二成立 |
化学方法 |
|
|
假设二成立 |
【交流反思】针对甲组实验存在的缺陷,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
(1)图1所示装置中,容器Ⅰ、II体积相同,U形管内左右两侧液面相平,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将液体同时滴入容器,滴加完毕后关闭旋塞。实验内容及相关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
容器Ⅰ |
分液漏斗Ⅰ |
容器Ⅱ |
分液漏斗Ⅱ |
红墨水液面位置 |
a |
二氧化碳 (充满) |
10 mL澄清 石灰水 |
二氧化碳 (充满) |
10 mL水 |
[]左侧液面升高 右侧液面降低 |
b |
二氧化碳 (充满) |
10 mL澄清 石灰水 |
二氧化碳 (充满) |
10 mLA溶液 |
左侧液面降低 右侧液面升高 |
c |
0.65 g锌 |
15 mL盐酸 |
0.24g镁 |
15 mL盐酸 |
|
实验a中,容器Ⅰ中的现象是________,容器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b中,根据红墨水液面位置,推测A溶液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实验c中,盐酸浓度相同且足量,产生气泡更剧烈的是容器________(填“Ⅰ”或“Ⅱ”);反应结束并恢复至室温后,红墨水液面位置是________。
(2)图2所示装置中,容器III、IV体积相同,其中容器Ⅲ中放有植物油,U形管内左右两端红墨水液面相平。实验时分别向III、IV中加入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铁片,迅速塞紧橡皮塞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
C.U形管右侧液面降低左侧液面升高
D.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