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与内容。 【探究一】中和反应的探究 ①将稀盐酸逐滴...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与内容。

【探究一】中和反应的探究

①将稀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I.a点所示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

II.证明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探究二】烧碱成分的探究

②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I.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

II.向上述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

乙同学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III.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a.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把滤液分成两份。

产生白色沉淀

b.向一份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向另一份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请分析:

步骤a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步骤b证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样品(久置的工业烧碱)成分为_____________

 

> 溶液pH明显下降直至等于(或小于)7 碳酸钠 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法判断盐酸根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 硝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钠 NaCl + AgNO3AgCl↓ + NaNO3 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解析】 (1). 由图可知a点所示溶液的pH大于7 (2). 溶液pH明显下降直至等于(或小于)7 ,证明氢氧化钠被反应掉; (3). 氢氧化钠放置时易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 (4). 盐酸和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法判断盐酸根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 (5). 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钠,过滤后溶液中有硝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钠 (6).向一份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NaCl + AgNO3 →AgCl↓ + NaNO3 (7).向另一份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证明样品中有氯化钠,结合前边的验证,可知样品中有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点睛:分析反应后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剩余的反应物;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时,由于生成物一定存在,所以不需要验证,需要验证的是可能存在的过量的反应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D             E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D的名称是________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b”“c”)进。

甲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I.制取少量CO2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II.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过程:

【作出猜想】 猜想1: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 猜想2_________

【实验探究】 乙同学想探究猜想1是否成立,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

_______

石灰水

已经完全变质

 

实验室用25g石灰石与一定量稀盐酸制取CO2(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

I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II.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

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以_______(填游离态化合态)形式存在。

铜在空气中会生成铜锈[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可判断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_______

某小组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a.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c.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I.实验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II.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

向一定量铜锌混合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_____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2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②35℃时,完全溶解40g甲物质最少需要_______g水。

③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④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⑤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⑥若甲是氢氧化钠固体,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除要使用药匙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

A.玻璃棒        B.烧杯          C.100mL量筒          D.电子天平

 

查看答案

利用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中,体积百分含量为21%的气体是_______,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I.净水器中,常用_______(填名称)作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II.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

III.水电解时,连接电源负极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A.有色有味    B.能够燃烧    C.支持燃烧    D.易溶于水

IV.下图是水通电后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V 个水分子中含有_____mol原子。

 

查看答案

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为验证草酸分解产物,将产物持续通入下列装置。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装置可以互换

B. 中停止加热,中液体会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

C. 反应结束后,中的固体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

D. 若分解产物停止通入时,中生成的铜不会变成氧化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