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豆油 B. 蔗糖 C. 食盐 D....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豆油    B. 蔗糖    C. 食盐    D. 味精

 

A 【解析】A、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B、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味精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点睛: 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盐酸除锈    C. 石蜡熔化    D. 海水晒盐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10日“国际环保环卫展”在北京举行,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主题的是

A. 垃圾焚烧    B. 随手关灯    C. 以步代车    D. 废铁回收

 

查看答案

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9.6%的稀硫酸溶液20 g,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30 g,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3)通过计算求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右图是一种补钙剂:维生素D2磷酸氢钙。请根据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计算:

(1)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

(2)磷酸氢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一片这种补钙剂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汉东省北城实验学校的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不同的探究。请根据下列探究过程完成以下内容。

【变质原因分析】 引起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猜想三:是碳酸钠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甲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产生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钠

取(1)中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样品中无氢氧化钠

 

乙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钠

取(1)中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色

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甲组:猜想三正确;     乙组:猜想二正确。

你认为_________ 组同学的结论正确,另外一组同学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要想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去,我们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药品_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石灰水        C.硫酸铜溶液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