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 空气中各种成分...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

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D 【解析】试题分析: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不会是空气的污染物,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故选D. 考点:空气的成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瓷碗破碎    B. 葡萄酿酒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查看答案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是

A. 工业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B.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提倡使用LED节能路灯    D.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 ______(填物质符号)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______(填“质量”、“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______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测定结果不准确;(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第一组同学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前移到约为_______ mL(填整数)刻度处才停止。第二组同学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活塞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_ mL(填整数)刻度处。

【交流反思】

(6)对照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若需量取16mL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取氧气,最好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填“100mL”、“20mL”、“50mL”),除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需要用到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在制取气体时必不可少的步骤是 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用B装置,但需将装置改进一处为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选用E装置,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不选用D装置收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F装置验证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多,应该先从_____(填“m”、“n”,下同)口吸入空气,再从_____口吹气,预计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