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为镆,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镆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B.原子核外有116个电子
C.原子核电荷数为115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了让曹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并不合理的是( )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日常生产生活的下列变化,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玉米酿造苞谷酒
C.用砂纸擦除灶具污渍 D.用滤网过滤降水浮渣
煤是一种化石燃料,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组成元素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2)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化学式是__,依据的原理是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A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同学根据A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得出:煤中含有___元素,根据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煤中含有碳元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的不合理,理由是:___。
实验2: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实验现象)
(1)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
(2)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相应的方程式为:___,该反应在实验室可用来检验___。
(实验结论)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实验反思)
(1)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___。
(2)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__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拓展运用)
通过该探究活动知道了如何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其方法是____。
(Ⅰ)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液氯(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试分析在净水过程中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加试剂A的目的是____。
(Ⅱ)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为黑色粉末,丙为红色固体单质,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物质A的类别是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B→甲+乙: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②C + E → 丙 + D :_____,该反应中,体现了物质E具有_____(选填“可燃性”、“氧化性”或“还原性”),利用该性质,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
现有A、B、C、D、E、F、G等七种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用序号表示):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作用。
(3)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_____,装置F可用来测量收集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
(4)如装置G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时,G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有_____。
(5)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