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领先于世界。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春秋晚期炼铁 B. 隋唐时期开始使用火药
C. 战国时期指南针的发明 D. 商代瓷器的烧制
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千年历史,是山西运城的十大特产之一。花馍以小麦为原料。小麦粉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项目 | 蛋白质 | 粗纤维 | 碳水化合物 | 核黄素 | 镁 | 钙 | 锌 | 铁 |
每100g | 11.2g | 2.1g | 71.5g | 0.08mg | 50mg | 31mg | 1.64mg | 3.5mg |
(1)核黄素即维生素B2(C17H20N4O6),是形成人体组织、器官表面的必需的一种物质。
①核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列式计算核黄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表中所述镁、钙、锌、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500 g小麦粉中所含铁的质量是_____。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同学们利用医用注射器,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微粒间的间隔受压强的影响。
(进行实验)
(1)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活塞向外拉,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能返回原处,该操作可说明_____。
(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______,观察现象。 | ____ | 压强增大,____ |
(反思与评价)
(3)小辰提出运用_____的方法,将上述实验中的空气换成_________,重复实验,可以说明不同状态的物质,微粒之间的间隔不同。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所占体积不同,能说明该观点的一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是_____。
(4)你认为微粒间的间隔大小还受_____的影响,能证明此观点的实验方案为_____。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
(3)欲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角,A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组成的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 的单质可用于填充气球,请回答问题。
(1)A 与C 形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B 组成的单质与A 组成的单质相互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 C_________________D(填“>”或“<”),C、B、D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_________。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指出:“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意思是说“不能分成两半的东西是不能砍开的,也就对它不能有所动作,它便是端了”;1803 年,英国科学道尔顿借用“原子”概念,创立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创立分子学说,指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在实验中发现了质子;1932年,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实验发现了中子;20 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
(1)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______(填化学式),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填符号)。
(2)材料中能够纠正道尔顿的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这一观点的科学事实是___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可以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确定原子的真实存在
B.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
C.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