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用图A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探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MgO+2HCl=MgCl2+H2O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实验探究)①图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②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向放有生成物的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
|
|
Ⅰ: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a: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 b:黑色固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
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c:开始_____,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 d:白烟的成分是_____ |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 甲组 | 乙组 |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 | 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反思与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 一种洗气装置如图F所示,为了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B→C反应的条件是_____。
许多家庭做饭时使用的一种 “煤气” 罐,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试问:
①液化石油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②通常情况下,液化石油气各成分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丁烯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煤气泄漏时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用分子观点解_____
④煤气泄漏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比例遇明火还会爆炸,所以做完饭一定要及时关紧阀门,关闭阀门的灭火原理为_____.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性。
(3)房屋着火,可用水扑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