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环境、能源、材料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 Ⅰ.煤、石油等化石...

环境、能源、材料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

Ⅰ.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1)煤的干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干馏获得的焦炭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内用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中,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一些地区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要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发生了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不同,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沪通高铁预计在2020年通车,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铝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回答一点)的优越性能:

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一: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A13+        A13+Fe2+        A13+Fe3+        Fe2+Cu2+       A13+ Fe2+Cu2+

 

化学 氢气(或H2) Ⅱ 热 同时跟水和氧气接触 硬度大(强度高等) 实验一中未发生反应的铁粉与实验二中过量的硫酸铜溶液继续反应 ②⑤ 【解析】 Ⅰ、(1)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焦炭、煤焦油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其中氢气是单质; Ⅱ、(1)①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Ⅱ; ②四氯化硅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③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热量,所以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2)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 (3)合金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碳,其韧性好,硬度大,纯铁硬度小且脆;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铝后面,排在铜前面,所以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反应;实验Ⅱ中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FeSO4+Cu;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为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即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一下几种可能:铝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子筛(又称为沸石,主要成分为水和硅铝酸钠)可作为催化剂或吸附剂等,以高岭土[主要成分为Al2(Si2O5)(OH)4]、烧碱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分子筛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所得烧渣中主要含有两种固体氧化物,分别为SiO2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加入NaOH溶液前需将烧渣粉碎,其目的是___

(3)步骤②和③均涉及的操作是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

(4)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之一是Na2SiO3溶液和通入的CO2气体反应生成偏硅酸(H2SiO3)沉淀和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___

 

查看答案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如图为锶(S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锶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化学反应中锶原子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①由图1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是将稀硫酸与烧杯中FeCu两种金属相混合过程中的微观变化情况。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则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

m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m3

m4

m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m1=1/9m4时,R是H2 

②m1+m2=m3时,R是C或CO 

③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

④8m3/11+8m4/9+4m5/7≥m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1粉末,按图1, 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0℃时,甲中溶液不一定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甲中加入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的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u (Zn)

过量H2SO4溶液

溶解、过滤

B

FeCl2溶液(CuCl2 溶液)

过量的铁

过滤

C

NaCl溶液(Na2CO3)

适量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至不在产生气体

D

CO2 (CO)

足量石灰水

洗气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