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高炉炼铁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D.湿法炼铜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出MgCl2、KC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中KCl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测定:取混合物样品19g,向其中加入100g水,完全溶解后,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K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混合物样品中KC1的质量分数。______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_
农业生产上需要用20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进行选种。
(1)现有400kg20%的氯化钠溶液和400kg10%的氯化钠溶液,请通过计算回答该如何进行配制?____
(2)现有配制好的200kg16%的氯化钠溶液,取出其中的100kg溶液,要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件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________。
(4)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_____保存。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
对于没有明显是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与解释 |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
| NaOH与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
②________ | __________ | |
③________ | __________ |
(实验过程2)
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观察到有_____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借助______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欲配制18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溶液,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选填“50mL”、“100mL”成“200mL”)量筒。
(2)调平衡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选填序号)。
A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
(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5)在做⑤操作时,烧杯的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6)若量取蒸馏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该实验小组实际配制的硝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计划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______(填“高”、“低”)。
(7)将制得的硝酸铵溶液装瓶保存时,试剂瓶的标签上应注明______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