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一定的认识,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能创造新的物质 B.化学可以保护环境
C.化学能帮助人们改善生活 D.化学只会破坏自然
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观了一个石灰厂时,带回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同学们利用这些石灰石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10 | 8 |
2 | 10 | 6 |
3 | 10 | 4 |
4 | 10 | 2 |
5 | 10 | 2 |
(1)第 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CaCO3恰好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发生装置A或G,G与A相比较,其优点是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___端进入(填a或b) ,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如果要证明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废液中盐酸有剩余,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
a 石灰石 b 锌粒 c 铜粉 d 氯化钠溶液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2) t2 ℃时,将10甲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g.
(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和乙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有______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
(4)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1)写出下列符号或示意图中数字“2”的含义
2H:_______ ;Mg2+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与空气中含量排第二位的物质反应的生成物化学式为______,苏打(碳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硝酸(HNO3)是高中化学将要学习的一种常见物质,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浓硝酸见光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和一种常见液体以及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写出③、④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5)在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再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左盘)和铁(右盘),充分反应后,天平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如果不平衡,指针偏向______(填左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