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5mL5%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开始实验时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____(填序号),另一种方法除了误差较大,还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2)根据_____收集氧气的质量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催化效果,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除催化剂外,通过下列问题探究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t0~t1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
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
2019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1)下图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根据原子结构推断氯化镁化学式MgClx中,x的值为_____。
(3)下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依据镁原子的结构判断,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周期。该周期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规律是________。
(5)元素周期表里同一族中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1)~(4)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__;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4)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
(5)写出⑤的化学符号________。
浩然按图A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子晗在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时,将胶头滴管里盛有的浓氨水滴入试管中。
(1)浩然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与浩然的实验相比,子晗设计的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3)子晗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他们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
(4)馨月按图C进行实验,容易被压缩的物质是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______。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仪器N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装置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A装置与改正后的C装置比较,A装置制氧气的优点____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b能与空气反应;c密度与空气接近
(5)若用A、E装置制取氢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思然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使铜丝和氧气反应,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然后停止加热,将剩余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加热过程中,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_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实验中思然同学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21mL |
上述表格中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速度过快;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铜丝量太少
(4)上述实验中常用加热铜丝或铜粉与氧气反应,而不选择铜块或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____来加快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