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l)Na2SO4;(2)______。
(设计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I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___产生 | 猜想(2)成立 |
方案II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_。 |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BaCl2溶液 B Cu C Fe2O3 D Cu(OH)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若提纯甲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
(3)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若将40℃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20℃时,将6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_______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如图所示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和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填化学式)。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使收集到的氧气较为纯净,最好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填字母序号)。
铝是生活中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
(2)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用化学用语,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2个二氧化硫分子的符号_______。
(2)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CH4中右下角数字“4”的意义_____。
(4)写出SO42﹣中右上角数字“2”的意义______。
(5)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
(6)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H2(H2O) | 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
B | Cu(NO3)2溶液(AgNO3) |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
C | CO2(HCl) | 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
D | CuO(Cu) |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