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块修长城 B.在甲骨文上刻字 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 D.火药的使用
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氨气,反应原理为:N2+3H2 2NH3。计算:
(1)NH3 中氮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NH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 0.1%)。
(3)若生成 6.8 克氨气,则参加反应的氮气___________克?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实验甲中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中产生气体为10 mL时,则B管中产生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mL,检验B管中生成的气体,可将__________伸入气体中。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乙中,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实验丙中,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 V 形管,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此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用 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 W 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 。
(4)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探究,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如图 A、B、C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其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小明将图 C 装置改进成如图 D 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但是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 A 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已知 A、B 为单质,F 是常被称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化石燃料, D 和 E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 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连线两端物质能反应,部 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F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B 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属于______(填“化合物”或“单质”)。
(2)该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丁物质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乙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
(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前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