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不会降低水的硬度
B.探究空气成分实验中,所用铜粉或红磷必须过量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必定是单质
D.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______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______
B.手摸烧杯壁有______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和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 通电中 | 通电后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发出白光,手模灯泡感觉______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______(填“一”或“二”)正确。
走进超市,小明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看上去好个小“枕头”。如图是一包薯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回答两点即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则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