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碱溶液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填离子符号)。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有位同学不小心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经验证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如何将这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除去呢?
(设计实验)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_____杂质已除去 |
|
方案二 |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NO3)2溶液,过滤 | 有_____ | 杂质已除去 |
方案三 |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过滤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杂质已除去 |
上述实验操作中所用试剂正确的是方案_____。
该实验小组用正确的试剂进行了实验。小墨提出质疑,杂质是否已经完全除去?于是他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加入所用的正确试剂,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杂质没有完全除去。
(归纳总结)
(1)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同学们针对上述三个方案认真讨论后得出,要除去物质中含有的杂质,选用试剂时应考试的因素有:不与所需物质反应、只和杂质反应、试剂要适量。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对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置C可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用D装置收集CO2时,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CO2收集满
d.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必须在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2)氨气(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得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不能用D、E装置收集氨气的原因是_____;用F装置收集NH3时,NH3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3)F装置还可用于气体的净化,若用F装置干燥H2,则F中应盛装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的名称)。
各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pH范围。几种作物造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
作物 | 水稻 | 茶树 | 薄荷 | 马铃薯 |
pH | 6.0~7.0 | 5.0~5.5 | 7.0~8.0 | 4.8~5.5 |
取某地土测得浸出液加入石蕊溶液,溶液略显红色,则该上城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_____
A 茶树 B 薄荷 C 马铃薯 D 水稻
为了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液呈_____性;
(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3)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_____;
(4)写出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工业上利用电石(CaC2)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
(1)乙炔(C2H2)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写出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若将电石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4)电石应该_____保存。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汽油是有机物,一定含有_____(填元素种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固体物质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这种结论是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
(3)谣言三:“可燃冰”是冰水混合物。学了化学我们知道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燃料,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食用能够补充铁_____(填“元素”、“原子”或“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