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盐酸的质量和CO2质量之间的相应的曲线图____________(要求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转换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A、C、E的化学式:A_____;C_____;E_____。
(2)写出E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的现象:_____。
(3)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4)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一片久置的铜片表面附着有一层绿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绿色固体是铜绿 [化学式为Cu2(OH)2CO3],甲同学从铜片上刮下一些铜绿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铜绿在下图装置中加热。 | 试管内壁有水雾。 | 铜绿加热产生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铜绿加热后生成氧化铜。 | |
气球胀大。 |
|
乙同学对气球胀大产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发现问题) 气球为什么会胀大?
(提出猜想) 猜想Ⅰ: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
猜想Ⅱ:铜绿加热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胀大;
猜想Ⅲ:铜绿加热产生一氧化碳使气球胀大;
猜想Ⅳ:铜绿加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使气球胀大。
(实验与分析)①熄灭酒精灯后,气球依然胀大没有变瘪,证明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②乙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乙同学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铜绿加热后有CO2产生,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B处试管内的氧化铜没有变化,说明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
(反思)
(1)加热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如果省略A可达到相同的结论,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_(选“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序号)。
(4)NH4Cl溶液与NaNO3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气的装置。
①合成氨气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请结合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墙里开花墙外香:_____。
(2)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C+SnO22CO↑+Sn.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的更旺,原因是:_____。
(4)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要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应用了碳的_____。
(5)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石灰水用完以后,可以用_____ 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
(1)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据如图可知,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____。
(3)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数比为2:1
(4)下图是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在右边“变化后”的框图中画出对应的微观粒子图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