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如下两个方案。
[查阅资料]①纯度=纯物质质量/样品总重量x100%
②无水CaCl2可吸收水蒸气,不与CO2反应
[进行实验]将石灰石研成粉末,每次均取5.0g.稀盐酸每次取浓度、体积均相同且足量。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方案1 : [实验装置 1]
[实验步骤1]
①读取反应前电子天平的示数(m1)
②将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中
③待反应停止后,立即读取电子天平的示数(m2)
[实验结果1]纯度平均值为83.8%
方案2: [实验装置 2]
[实验步骤2]
①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装入药品
②称量反应前烧杯和烧杯中液体的质量(m3)
③迅速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关闭活塞
④反应停止后,立即称量烧杯和其中液体的质量(m4)
[实验结果2]纯度平均值为55.2%
[解释与结论]
(1)方案1中,判断碳酸钙反应完的现象是_____,用实验步骤1中的数据表示出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约是_____。
(2)方案2的装置在装药品前如何检验气密性_____。方案2中烧杯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方案2中测得的样品纯度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种即可)。
[反思与改进]
为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1装置按如图进行改进,测得样品纯度的平均值为80.6%。
(3)反应前后,两次称量整个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在第二次称量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装置中的“无水CaCl2”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其原因是_____。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某矿井参观学习,体验井下工人工作环境和了解原煤的生产过程,发现矿井下使用的灭火装置使用的是液氮。氮气能用来灭火吗?好奇的同学回来后在实验室用氮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却发现蜡烛未熄灭。
查阅资料知:氮气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标准状况下沸点为-196°C
(1)结合氮气性质分析。如图倾倒氮气时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实验1:探究氦气能否用来灭火(所用容器均为隔热材料。下同)
实验编号 | 1-1 | 1-2 |
实验内容 | ||
实验现象 | 蜡烛持续燃烧 | 蜡烛缓慢熄灭 |
(2)实验前有同学提出:“由于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依据实验1判断,这种假设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有同学根据实验1提出新假设,氦气灭火可能与可燃物周围氮气的含量有关.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_____(填实验1中的实验编号) 。
实验2:探究灭火与氮气含量是否有关
实验编号 | 2-1 | 2-2 | 2-3 |
实验内容 | |||
实验现象 | 蜡烛没有熄灭 | 蜡烛缓慢熄灭 | _____ |
(4)实验2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液氮未气化完),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_____(填实验编号)。
(5)推测实验2-3的现象是_____。
(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
(7)结合上述实验,下列关于 “氮气灭火装置”使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应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
B氮气灭火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C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如矿井、隧道内)。效果好于开放空间
我省两淮多煤矿,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 (CH3OH)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下;
(1)煤属于_____ (填 “可再生”成“不可再生”)能源。
(2) CO中C的化合价为_____,冷却器里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下列关于甲醇生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粗煤脱硫可以防止酸雨
B 煤炭与水在汽化炉中的反应体现出煤炭的可燃性
C 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和H2比例的影响
D 甲醇做燃料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和H2O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2) B实验可以得出关于水组成的结论是_____。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示意图_____。
(3) C中观系到的现象有①剧烈燃烧②火星四射③放热④生成黑色固体,其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填序号)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1时刻,O2 开始产生
C.t2时刻,KMnO4 开始分解
D.KMnO4是催化剂
如图1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俯视示意图。①处为煤炭,②③处为火柴头,其中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用酒精灯从铜片下方对准中心④处进行加热(如图2,夹持仪器略去),一段时间后,只有②处火柴头燃烧。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对比②③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雷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
C.对比①②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①处为煤炭不燃烧是因为煤炭不是可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