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溉 D. 预报地震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石灰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试计算: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完毕、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且产生了淡黄色固体。
(问题)
(1)如图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___________。
(2)为什么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明显偏大?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假设一)二氧化碳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经过讨论,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明显偏大的主要原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为了验证镁条与氮气的反应,小组成员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组装仪器(如下图,钟罩下端无底),_______________。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1):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
⑤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
(分析)
(1)请将步骤①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将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请写出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请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用下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a.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b.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c.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对比实验a与c,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对比实验b与c,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2)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若B处盛放氧化铜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在B处下方加热,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金属镓是一种银白色稀有金属,可以和多种金属形成合金。近年科学家开发一种以铝镓合金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二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铝、镓元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在元素周期表中镓位于铝之后
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近
C 它们处于同一周期
D 它们处于同一族
(2)铝镓合金属于__________(填“化合物”或“混合物”),它的硬度比铝__________(填“大”或“小”)。
(3)图二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_,循环使用的单质是________(都用化学式表示,写一种即可)。
(4)当前,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水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与之相比由镓铝合金制氢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和金属铝,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和CO2都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如用C装置收集O2,验满方法是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所选发生装置与E、F装置连接进行实验,若实验时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F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此实验能否说明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连接D、G装置可用来收集一定体积的CO2并测量生成的CO2体积,导管口_______(填“e”或“f”)应与“J ”相连接,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