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B. 工业废水处理未达标就排放
C. 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D.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处理
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____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 E中不含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3次检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阅读表后回答:
序号 |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
1 | KCl、K2SO4、Na2CO3 |
2 | Na2SO4、BaCl2、K2CO3 |
3 | Na2SO4、KCl、K2CO3 |
(1)表中第_____次结果肯定不准确;
(2)为验证其他2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又进行以下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目的是检验_____并将其除去;
②加入_____溶液,过滤;
③向滤液中加入_____溶液。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2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从微观的角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查阅资料)
(1)NaN3遇盐酸、硫酸溶液无气体生成;
(2)碱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3)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_____。
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装置II中A的作用是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③根据装置II,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a. 称量装置D;b. 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c. 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d.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确顺序为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我们将一个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得到的产物叫做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得到的对应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即将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 + Hg=Cu2HgI4 + 2Cu
(1)以上反应中的Cu2HgI4 为_____。
A 仅作氧化产物 B 仅作还原产物 C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①化合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已知黑火药燃烧发生的反应如下:S + 3C + 2KNO3 K2S + 3CO2 ↑+ N2↑。则在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还原剂是_____。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图为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_____.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_____.
(3)②处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条件略去)_____.
(4)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K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