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少量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加入固体
“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面包发霉 C.活性炭吸收异味 D.汽车轮胎爆炸
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0.12 | x | 0.36 | 0.4 | y |
(l)上表中x=_______、y=_______.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第(3)题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 小敏猜想是氢气; 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无需实验验证。理由是_________;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___,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______(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_______
(拓展提升)Ⅰ. 某工场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资源和防止污染,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发现固体总质量没有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
A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
D 滤液中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