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钙
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变成了水
B.冰糖被捣碎
C.酒精挥发
D.纸张燃烧
2019年“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C.增高烟囱减少污染
D.生活污水净化排放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已知)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到0.1%)。
乙醇(分子式为C2H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生成的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O2;
猜想二:CO2;
猜想三: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______________。
(讨论与结论)老师提示这种刺激性气味气体来源于易挥发的B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含有C、H、O三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由此可推知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拓展活动)
(1)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已知:乙醇、B物质遇无水硫酸铜均不显蓝色),说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有____________生成。
(2)乙醇在微生物(醋酸菌)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醋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标号②仪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集满氧气后,集气瓶用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4)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端(填“a”或“b”)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