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粉末状固体取用 D.液体加热
“文明驻马店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来灌溉农田 B.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应要求零排放
C.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以传承民族文化 D.为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下列化学家与其成就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道尔顿——确立了元素学说 B.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测定 D.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斩钉截铁 D.聚沙成塔
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20 | 20 | 20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8 | 0.08 | 0.04 |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_____g。
(2)反应中消耗的锌粒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儆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
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
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代替甲装置。他认为这样改进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紅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