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A | HNO3 | Na2CO3 | Cu(NO3)2 | Fe3O4 |
B | HCl | NaOH | NaCl | C2H6O |
C | H2SO4 | KOH | NH4NO3 | H2O |
D | H2O2 | Ca(OH)2 | ZnSO4 | O2 |
A.A B.B、 C.C D.D
下列物质类别所列举的实例均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碘酒、石油、冰水 B. 氧化物:NO2、MgO、CH2O
C. 有机物:乙醇、葡萄糖、碳酸钙 D. 酸:H2SO4,、HCl、HNO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瓶未知浓度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46g该稀盐酸于烧杯中,然后将20 g锌粉(含部分杂质,杂质不溶于稀盐酸)分5次加入,所加锌粉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计算: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锌粉的质量/g | 4 | 4 | 4 | 4 | 4 |
剩余物质总质量/g | 149.9 | 153.8 | 157.7 | 161.6 | 165.6 |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该未知浓度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做完K2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一起.倒入含有氯化铁的废液缸中,看到“白色沉淀中混有红褐色沉淀”的现象。过滤,得无色溶液。
(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请完成猜想三。
猜想一:KCl和K2CO3
猜想二:KCl和KOH
猜想三:__________。
猜想四:KCl、K2CO3和K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K2CO3溶液呈碱性。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石灰水,再滴入酚酞溶液;
方案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
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方案_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及结论:同学们用方案2进行实验,最后证明猜想四正确,则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所给实验室常用制气装置回答问题。
(1)B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2)实验室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若需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其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MnO2起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若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收集之前,需将气体先通过F装置进行除杂,则该装置中加入的药品需更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气(Cl2)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镁)俗称.“水锈、水碱”,是指硬水煮沸后所含矿物质附着在容器内逐渐形成的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物质。实验室用水垢制取氯化钙的流程如下:
(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操作中滤纸应紧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氯化钙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