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A、B、C 三种原子,已知 A 原子的核外第二层电子数等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之 和;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 4 个;C 原子的核电荷数比 A 原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少 6 个。则:
(1)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B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C 原子的名称为_____。
下图中“●”和“O”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如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钙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B.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C.核外电子总数为40
D.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试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甲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乙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中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进行改进(如图丙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同间隔滴有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丁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