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g/100g 水)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碳酸钠 | 7 | 12.5 | 22 | 40 | 48.8 |
(1)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g/100g 水,该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碳酸钠的方法是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区分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白色固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A 是(选填“氯化钠”或“碳酸钠”),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Ⅱ.化学方法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药品: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_____ | _____ |
(5)资料显示,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电导率(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越大。用数字化仪器测得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固体后电导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关于 a、b、c 三点所处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a=b=c
B 溶剂质量:a<b=c
C 溶质质量分数:a<b=c
D a、b 是不饱和溶液,c 是饱和溶液
将 80g 某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
(3)使 60℃时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为_____。(答出 1点即可)
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 .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 .
(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至天平平衡.
②如图D所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a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 ℃时仍是饱和溶液
B.a2 ℃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丙>乙
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 7%的氯化钠溶液(1g 以下用游码),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 B.
C. D.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
B.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C.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D.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