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原理是,NH4Cl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若消耗3.4 t氨气,则理论上可以制取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多少?_____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这些物质均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证明有水生成。
(2)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并注人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生成。
[交流讨论]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用液化石油气做饭后锅底有不少黑色物质,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液化石油气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由此他们猜想液化石油气燃烧后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实验分析](1)将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观察到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液化石油气燃烧时有一氧化碳生成,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延伸]从环保角度看,该装 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
[反思提高]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为使含碳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探究1: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1)甲组同学向盛有10 mL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人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向烧杯中逐滴加人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由_____,说明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探究2: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乙组同学对甲组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成分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烧杯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 :Ca(OH)2、CaCl2
小组同学经过分析得出猜想三不成立,原因是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人适量硝酸银溶液 | _____ | 猜想二成立 |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溶液 | 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
[反思交流](1)实验 方案①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
(2)为验证猜想二成立,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_____ (填字母)。
A 锌粉
B 氢氧化铜
C 铜粉
A、B、C、D、E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D为蓝色沉淀,E转化为D时还会生成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
(1)物质A具有_____性,可用来作导线。
(2)E→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D→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物质E的一种用途是_____。
甲和乙的溶解度如下表,20 °C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人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甲 | 35.7 | 36.0 | 36.5 | 37.3 | 38.4 |
乙 | 13.3 | 31.6 | 63.9 | 85.5 | 110 |
(1)40°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2)烧杯1中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甲物质,通过_____方法可以提纯乙物质。
(4)将温度升高到80°C,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不考虑水分蒸发)。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NO3的质量与所得到的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40 g
B.该实验过程中烧杯③④中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④烧杯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