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G俗称小苏打。请回答下列题: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在B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其生产流程和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数据如图(假设流程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物质 | 溶解度(g/100g H2O) | ||
0℃ | 40℃ | 80℃ | |
KCl | 28 | 40.1 | 51.3 |
NaCl | 35.7 | 36.4 | 38 |
K2Cr2O7 | 4.7 | 26.3 | 73 |
Na2Cr2O7 | 163 | 215 | 376 |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K2Cr2O7、KCl、NaCl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100℃时,用等质量的K2Cr2O7、KCl、NaCl三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2)将40℃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3)加碱液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加入氯化钾固体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根据溶解度数据可知,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流程中要得到母液Ⅲ和固体A的操作为___________,蒸发浓缩原因是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某活动小组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K2,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Ⅱ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
B.Ⅱ中的氯化钙溶液有较多量进入I中,且溶液变浑浊,证明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
C.该实验还能验证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于氢氧化钙
D.实验后,Ⅲ中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
如图,向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燃爆
B.硬纸板冲高后,容器内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将面粉换成石灰石粉末也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D.发生燃爆现象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急剧增大
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3
B.生成物中S的化合价为+4
C.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D.反应物中SO2是温室气体
将M、N、Q、P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6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6 |
A.参加反应的N的质量为1.2g
B.Q一定是化合物,P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M、N、Q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