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9H11O2N,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物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
(2)该有机物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O2通人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探究两者是否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 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 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可观察到加人NaOH溶液的瓶子变瘪程度更大,证明_____。
(2)实验二:检验溶液X的成分。小亮首先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
[提出猜想]①只含有Na2CO3 ②只 含有NaOH ③含有 NaOH和Na2CO3
[进行实验]小亮取少量溶液X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于是小亮得出结论,猜想①一定不成立。而小明认为小亮的结论不正确,小明的理由是_____。
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最终准确检验出溶液X的成分,请帮忙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及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a.取适量溶液X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人过量的_____溶液 | 有 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猜想_____不成立 |
b.取步骤a得到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 | 猜想①成立 |
(3)实验三:小强将CO2持续通人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然后按照小明的方案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结果没有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小强联想起教材中的一个反应: ,于是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人过量CO2,反应后生成_____(填化学式),因此在实验中没有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如图所给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若用与(2)中相同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则使用的药品是_____。
(4)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且事先在装置中装满水,则氧气应由_____ (填“a”或“b”)端通入。
(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制取并导出气体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检验氧气的方法为_____。
(7)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通入氧气后,可观察到a处红磷不燃烧,b处红磷燃烧,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①进行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
③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请你写出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
③经过B操作,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填一种)。
已知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中阴离子相同,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2。(“→” 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 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化学式为_____。
(2)A→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B一C反应的现象为_____。
(4)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19年1月3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制造探测器零件使用了较多的金属材料。
(1)如图1为“嫦娥四号”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其顶部的金属卫星天线能制成圆盘形状,主要体现了金属的_____性。
(2)在实际应用中,合金比纯金属应用更普遍。下列金属材料中,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
A 硬铝
B 不锈钢
C 氧化铁
D 青铜
(3)如图2所示,欲探究Fe、Cu、Ag、M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金属表面的目的是_____。
②如烧杯A所示,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人盛有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的铁丝替换为M在A烧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实验,如烧杯B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M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由此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