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小卓用配制的10%的CuSO4溶液测定一瓶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下左图是配制CuSO4溶液的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取配制的10%的CuSO4溶液40g,向其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和所用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上右图所示,计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和稀盐酸制取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容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
(提出问题Ⅰ)
反应后剩余溶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
(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
(提出问题Ⅱ)
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
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剩余固体中含有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
(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假如用100g 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8g。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慧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结束后,若要分离装置I中的剩余物质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还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若观察到装置Ⅲ的小烧杯中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可证明的二氧化碳性质是_____(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某些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或消失、产生气泡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B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时,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实验还可将BaCl2溶液换成_____溶液,也能证明上述反应的发生。
(2)图乙中,通过观察到D中出现_____现象,证明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总结上述实验及现象,若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_____的方法证明反应的发生。
黄铜渣中约含锌7%、氧化锌31%、铜50%、氧化铜53%,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2)步骤Ⅱ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溶液A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