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2、SO2、CO均可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一带一路”植根于古丝绸之路,它不仅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的互联互通,更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古丝路外销的茶叶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B. 丝绸是由蚕丝交织而成的丝织品,属于有机合成纤维
C. 中欧货贸班列的列车轮轨主要是由合金制作的
D. 欧亚互联网使用的光导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膳食中营养搭配有利于人体。下列食品含维生素相对较多的是( )
A.奶油蛋糕 B.碱面馒头
C.凉拌黄瓜 D.清蒸鲈鱼
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欲对300t含Al2O3 68%的铝土矿进行处理(杂质不参与反应),理论上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设计如下实验帮助学生探究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的反应情况:
实验仪器: 60mL分液漏斗(有体积刻度的)、250mL广口瓶、磁力搅拌器。
实验试剂: Na2CO3 溶液(100.0mL 溶液中含有10.6g Na2CO3)、酚酞试液、稀盐酸(100.0mL 溶液中含有3.65g HCl)。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教师提示:
①酚酞试液变色范围: pH>10,显红色;10>pH>8.2,显粉红色; pH<8.2,显无色。
②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pH约为12.0 ;NaHCO3溶液的pH约为8.5。
实验一:往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大稀盐酸(如图1所示)
实验操作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广口瓶中加入20.0mL Na2CO3溶液,再滴大几滴酚酞试液,在分液漏斗中加入40.0mL稀盐酸。
②打开磁力搅拌器,搅拌待反应溶液。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20.0mL稀盐酸,关闭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粉红色,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没有增大。
③再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剩余的20.0mL稀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气球逐渐增大。
实验二: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上述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如图1所示)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磁力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操作②结束后溶液(图 2中的B点)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实验操作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就从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某同学检查装置C (如上图所示)气密性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水不能滴下,该同学认为整套装置不漏气。他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