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木柴燃烧 B. 酒精挥发 C. 河水结冰 D. 胆矾研碎
下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该钙片的商品标签属实,则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g。(写出计算过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钙片的商品标签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属实,他们取该钙片样品10g加入烧杯中,再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钙片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7 | 4 | 2.6 | m |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2)表中m的数值为____;
(3)该钙片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际为___,商品标签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属实?__(选填“是”或“否”);
(4)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01%)
小明以家里的黄铜(铜锌合金)为材料自制胆矾(硫酸铜品体),制备流程如下:
(1)操作①得到的固体B还需要洗涤,洗涤的作用是______。
(2)溶液A的溶质有_______,灼烧固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黑色固体C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制备流程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进行该操作时会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依据硫酸铜结晶的方法可以推出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______(选填“较大”或“不大”)。
(5)两种方法比较,方法Ⅱ更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理由是_______。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将A装置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造成的后果是____,为了验证装置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将A与装置_____连接,若将A、E装置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选填“b”或“c”)相连接。
(2)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3)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而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_______。
(4)盐酸、碳酸和亚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5)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为了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硫,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②饱和氯化钠溶液;③浓盐酸;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与结论 |
A | 黄铜与铜 |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
B |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
C | 氯化钠与硝酸铵 |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
D | 稀盐酸与稀硫酸 |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 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 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