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 ”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如图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G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
(2)在C→E反应的一个用途为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D_______。G→F_______。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实验时,气球的变化是__。
(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__;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__。
(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__(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中间”)。
(4)写出白磷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用玻璃杯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蜡烛不会熄灭。
(3)活动3:把玻璃杯扣住高低两只燃烧的蜡烛,现象是_____(填序号)
A.两只蜡烛同时熄灭 B.高的蜡烛先熄灭 C.低的蜡烛先熄灭 D.蜡烛不会熄灭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海洋开发水平是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上左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下右图中横线处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_。
(2)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下图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